无题
今天给语文老师打了一篇因月考欠了两个星期的推荐作文,突然间想说些什么。
首先对于命题作文我能拿到推荐是十分意外的,因为我本身就对此苦手,考试作文从未上过23/30,而这次破天荒50/60。
当然对于同桌来说我还是十分naive,一直28/30不怕你不服。
命题作文主要我就是找不到材料写。一提起与某个主题相关的事件我却总是找不到。
不谦虚地说自己也能算是生活有心人。对一件事进行描写自然毫无问题。但就不知道如何对付这种逆向的查询。
然而这学期似乎都拿了不错的分数?
自己知道只是虚像。
一边打自己的作文,一边嗤之以鼻。
这种不成熟的表达方法也是我写的?这种让人看起来眼花缭乱的句子是我写的?
没办法嘛,初稿作文总是如此simple。
本身选材选得还可以。所以很多句子要是仔细斟酌的话,不仅语言能上一层楼,甚至立意也是。
加油多练。
语文老师把我的作文还给我的时候说,心理描写不错,打在电脑上发给我。
说到心理描写啊,这真是我自己都觉得信心十足的地方。
日本小说看多了算是影响写作的原因?
心理描写最重要的是能将自身的所思所想巧妙与环境结合表达出来。
感觉日本小说主流都差不多以强有力的心理描写为主,村上春树、太宰治即可为例。
写出来的大都是在一个大社会背景下自身的软弱无力,一种让人感到纤细的感觉。
这种写法的作家也有很多啊,美国的小说有很大一部分也是如此。
但不同就是,日本小说除了纤细外一无所有,外表表现出纤细,内心还是纤细,倘若无物。【纤细不妨理解为对外界环境极度敏感】
而至少,其他的作家在纤细的外表下是坚持,是不屈。
从这大概也能看出日本的社会状况的自杀率居高不下的一点原因吧。
曾经也看过一个段子,大意是说日本人善于承担责任,之后自杀谢之。
《菊与刀》将其解释为爱面子,倒不如说是缺乏韧力。
当然上面二位之所以能成为举世闻名的作家自然就不是这样的。就像太宰治,虽然每时每刻都绝望着,做好迎接死亡、自杀的准备,但是却仍努力活好当下的每一刻。
话说文艺复兴以降,都说人类历史上一个大进步是开始尊重人性。
我只是以为啊,其实各个民族都还存有所谓封建的束缚,人的自由还是没有真正意义上得到认可尊重。
我说的不是极少数地方,而是很多个民族。
万千思绪,不知所言。
此
乙未十月十九日。